本站首页 > 正文

崔宝敏在光明日报发文:保护黄河 让生态展新颜、发展高质量

发布时间:2021-10-29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十四五”时期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面对尚存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准确把握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把大保护作为关键任务,突出发展和安全的统筹性,强调整体和个体、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把系统观念贯穿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过程。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要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秉持“上游源头涵养、中游生态治理、下游生态保护”一条龙精神,取长补短,协调解决,共促大保护。

黄河上游重在维护天然生态系统完整性,提升水源涵养能力。三江源、祁连山、甘南等地是黄河上游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要着力保护生态,涵养水源,推进实施一批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肩负起保护好“中华水塔”的神圣使命,以保护促开发。同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注重保护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

黄河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黄河中游粮食主产区,应以水质改善为重心,抓好蓄水保土,实施退耕还林、经济林提质等生态工程;对于汾河等污染严重的支流,要下大力气推进小流域综合整治,有条件的地方要着力开展旱作梯田建设,增强中游地区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提高人口承载能力;大力发展节水产业,提高节水技术和能力,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节约转变,全面提升沿黄防洪水平,规模化推进农业绿色一体化精准高效灌溉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

黄河下游要围绕湿地保护提高生物多样性。下游滩区要实施湿地修复和生态保护工程,构筑循环互济的水系格局,处理好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要推进生态廊道建设,充分利用黄三角保护区独特的河海交汇和滩涂景观资源,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面对沿黄各省区产业低质低效、缺乏新兴产业集群的现状,应充分发挥各省区在交通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功能定位、科教文化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首先,找准优势,科学定位,确立发展目标。沿黄各省区要从实际出发,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立足各地发展基础和实际,充分发挥地区资源禀赋优势,分区域打造生态旅游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能源基地、重化工基地、航空航天生产发射基地等,根据地区特色准确定位发展目标。

其次,抓好功能分区,合理布局沿黄生态经济带。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开展重点区域建设,用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带动黄河防汛、乡村振兴、滩区迁建等各项具体需求,因地制宜编制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链工作方案,打造若干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构筑沿黄特色生态文化旅游带、高效农业隆起带、湿地生态保护带。

再次,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空间载体,推动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心城市要进一步提高能级,周边城市要进行差异化定位,推进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推动黄河“几”字弯都市群协同发展,强化西安、郑州、济南等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挥沿黄城市群龙头作用,重点打造初具实力的关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半岛城市群。

最后,流域内外交通互联互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线上线下联通局面。开展“河陆联动、河江联动、河海联动”,打造陆地、江河、海上交通经济带,构建区域共享共治共建的网络信息平台,助力黄河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者:崔宝敏,系山东财经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文章链接: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1-10/29/nw.D110000gmrb_20211029_7-07.htm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pzw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