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国内外以往的一般时-体研究以及采用ERS时-体理论研究的不足,在语言类型学的视角下,将时与体定义为句子层面的语义范畴,吸取语言类型学、认知语言学、形式语义学以及生成语法中的有关理论或假设,对英汉语的时-体系统进行描写和解释。本书构建了一个具有跨语言普适性的ERS理论框架,采用功能和形式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对英汉语的ERS时-体关系进行描写,试图寻求英汉语时-体的共性和个性。本书在世界语言时-体编码手段与时-体类型、英汉俄时-体系统与时-体蕴涵共性、时-体ERS逻辑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创新。本研究具有语言类型学和普通语言学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一方面,所构建的英汉时-体系统填补了可见文献中英汉语时-体系统没有同步解释的空白,时-体蕴涵关系的发现既弥补了学界以往对时与体关联性研究不足的缺憾,也丰富了时-体的类型学成果,对时-体的进一步跨语言类型学研究提供了启示。另一方面,本书基于事件时间E和参照时间R均可为时点和时段的描写方法,建立了一个具有跨语言普适性的ERS时-体逻辑模型,既丰富和完善了ERS理论,也为时-体的个性和共性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
二、作者简介
于秀金(1973-),男,山东烟台人,教授,博士,博士后,研究方向为语言类型学、句法与语义。在《中国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外语》、《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研究》等语言类CSSCI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教材/教辅8部(如《大学英语交互阅读教程1-4册》,高等教育出版社),参与编写著作1部(《语言类型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参与译著1部(《语言研究的数学方法》,商务印书馆)。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山东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项,以主要参加者身份参与完成重量和省部级项目7项。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1项。多个语言类CSSCI期刊的匿名审稿专家,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专家,学位中心专业学位水平评估论文评价通讯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